— 黨建廉潔 —
廣檢集團廣質院下屬機構——國家加工食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(廣東)的食品質量與安全技術研究團隊,立足食品質量與安全科研前沿,從事新型檢測方法開發和研究。近日,該團隊研究的成果先后在SCI期刊《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》和《Analytical Letters》上發表。
題一:“Rapid Dual-Gene Detection of Burkholderia gladioli and Subspecies Cocovenenans in Fresh Noodles and Tremella Using CRISPR-Cas12a/Cas13a”,發表在《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》。
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椰毒酵米面亞種(Burkholderia gladioli pv. cocovenenans)是一種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,對食品安全構成重大威脅。本研究創新性地開發了一種結合重組酶輔助擴增技術(RAA)與 CRISPR-Cas12a/Cas13a 雙系統的快速檢測方法,對食品樣本(如新鮮面條和銀耳)提取的DNA進行檢測,能夠在 45 分鐘內完成。該方法表現出優異的檢測性能靈敏度高達 100 CFU/mL,對該致病菌的特異性達100%,為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一種高效、精準、靈敏的分子檢測手段。
閱讀全文詳見文章鏈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93/jaoacint/qsae084
題二:“Green Deep Eutectic Solvent Assisted Solid-Phase Extraction (DESA-SPE) for the Simultaneous Preconcentration of 18 Elements with Determination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-Mass Spectrometry (ICP-MS)”,發表在《Analytical Letters》。
閱讀全文詳見文章鏈接:https://www.tandfonline.com/doi/full/10.1080/00032719.2025.2492757
本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深共晶溶劑(DES)輔助固相萃取方法,能夠高效提取食品樣本中的多種元素,包括稀土元素。通過優化實驗參數,該方法的提取效率顯著提升,準確性和可靠性與傳統微波消解法相當。該方法已在綠茶、生姜和大米等多種有證標準物質中成功應用,為食品中元素的快速檢測提供了一種創新解決方案。
展望未來,廣檢集團將加大技術研究投入,進一步深化“產、學、研”合作,致力于為保障人民群眾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、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。